星期日, 9月 03, 2017

詩想擂台

詩想擂台
●幼獅文藝專訪詩人吳德亮

問:您是花蓮人,也是客家人,詩人陳寧貴也曾向您邀過客家詩,不知道您何以沒有熱切投身客語詩文或歌謠的創作?

答:創作不一定限定用哪種語言,因為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我不覺得用客語寫的作品,會比用所有人都懂的文字所創作的作品更能表達客家精神。如果硬是遷就客家語言,造了一堆新字,註解比原文更長的解釋,那會苦了報刊編務也苦了讀者;與其這樣,我情願用十幾億人口都看得懂的中文來寫客家精神。

例舉大家熟知的客家作家,像是鍾理和、鍾肇政或者李喬的作品,並非全篇以客語寫作,依舊感人,使人深刻感受到客家風情;又或者王禎和小說《嫁妝一牛車》裡沒事冒?幾句「你莫這般款」、「我東西都款款好謝了」,抑或黃勁連的「三月太美了,只是沒有阿娘」,稍稍幾字就傳神,使人會心一笑;相反的,這幾年一些特意只以方言創作的詩文,為了遷就文字發音,不但拗口,讀者一字一句努力讀完後還頓失感動。話雖如此,還是有些客語歌很感人,也許用聽的比看的動聽,像顏志文的歌詞都幾乎是詩了。不過他也感慨現在很多第三代客家人都不說客語了,所以他創作也會遷就大家,一首歌的前段是客語,後段中文,無非是想讓更多人能懂。

有人說文藝復興末期也有方言文學的出現,諸如英國文學、法國文學,他們現在也成為世界幾大語言之一了,但那些方言文學都是各國的國語,和我們的客家話、閩南語不同;又或許有人說現在不耕耘我們的母語,未來如何蓬勃發展?但我覺得我們現在可以努力的還有很多,我認為文學能讓越多人接受越好,所以我創作,邀請大家和我一起感動,不管客語、閩南語或是中文,都只是創作媒材而已,只要讓人感動,不管如何表達,都是好作品。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