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7月 31, 2012

台文戰線 第27號


台文戰線 第27號


作者:

方耀乾、陳秋白、林國文、胡民祥、陳金順、
高月員、胡長松、黃文俊、梁明輝、陳 胤、
何信翰、顏雪花、莊柏林、林文平、康 原、
李 秀、蘇 善、藍淑貞、吳國安、陳潔民、
林美麗、陳怡蒨、曾涵郁、胡美琴、陳書霖、
慧 子、凃妙沂

郵政劃撥:42264462 戶名 蔡宛玲
本刊訂閱價:700(四期)/年.

星期六, 7月 28, 2012

安全


安全,通常情况下仅仅是个幻想,由其是轻信、好奇和无知存在的时候。二十世纪最受尊敬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这样说道:“只有两种事物是无穷尽的――宇宙和人类的愚蠢。但对于前者,我不敢确定。”最终,社会工程学的攻击,成功于人们的愚蠢或更为普遍的对信息安全实践上的无知。
与这位屋主一样,有许多信息技术(IT)从业者都有着类似的错误观念。他们认为自己的公司固若金汤,因为其配置了精良的安全设备――防火墙、入侵检测,或是更为保险的身份认证系统,如时间令牌和生物识别卡。任何认为仅靠这些安全设备即可保证安全的人都会满足于虚假的安全感之中,这就是一个生活在幻想世界中的例子,他们迟早会不可避免的遭遇安全事故。

----駭客之言







获得密码
  1978的一天,瑞夫金无意中来到了美国保险太平洋银行的授权职员准入的电汇交易室,这里每天的转款额达到几十亿美元。瑞夫金当时工作的那家公司恰巧负责开发电汇交易室的数据备份系统,这给了他了解转账程序的机会,包括银行职员拔出账款的步骤。他了解到被授权进行电汇的交易员每天早晨都会收到一个严密保护的密码,用来进行电话转帐交易。
  电汇室里的交易员为了记住每天的密码,图省事把密码记到一张纸片上,并把它贴到很容易看得见的地方。11月的一天,瑞夫金有了一个特殊的理由出入电汇室。到达电汇室后,他做了一些操作过程的记录,装做在确定备份系统的正常工作。借此机会偷看纸片上的密码,并用脑子记了下来,几分钟后走出电汇室。瑞夫金后来回忆道:“感觉就像中了大奖”。
  转款入户
  瑞夫金约在下午3点离开电汇室,径直走到大厦前厅的付费电话旁,塞入一枚硬币,打给电汇室。此时,他改变身份,装扮成一名银行职员――工作于国际部的麦克·汉森(MikeHansen)。那次对话大概是这样的:
  “喂,我是国际部的麦克·汉森。”他对接听电话的小姐说,小姐按正常工作程序让他报上办公电话。“286。”他已有所准备。小姐接着说:“好的,密码是多少?”瑞夫金曾回忆到他那时的“兴奋异常”。“4789”他尽量平静地说出密码。接着他让对方从纽约欧文信托公司(IrvingTrustCompany)贷一千零二十万美元到瑞士苏黎士某银行(WozchodHandelsBank),他已经建立好的账户上。对方说:“好的,我知道了,现在请告诉我转账号。”
  瑞夫金吓出一身冷汗,这个问题事先没有考虑到,他的骗钱方案出现了纰漏。但他尽量保持自己的角色,十分沉稳,并立刻回答对方:“我看一下,马上给你打过来。”这次,他装扮成电汇室的工作人员,打给银行的另一个部门,拿到帐号后打回电话。对方收到后说:“谢谢。”(在这种情况下说“谢谢”,真是莫大的讽刺。)
  成功结束
  几天后,瑞夫金乘飞机来到瑞士提取了现金,他拿出八百万通过俄罗斯一家代理处购置了一些钻石,然后把钻石封在腰带里通过了海关,飞回美国。瑞夫金成功的实施了历史上最大的银行劫案,他没有使用武器,甚至勿需计算机的协助。奇怪的是,这一事件以“最大的计算机诈骗案”为名,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斯坦利·瑞夫金用的就是欺骗的艺术,这种技巧和能力我们现在把它称为——社会工程学。
  威胁的天然性
  瑞夫金的故事确切的证明了我们的安全感是多么不可靠。这样的事件(也许到不了一千万美元,但终归有所损失)每天都在发生,你的资金可能正在流失,新产品方案正在被窃取,而你却一无所知。即使你的公司还没有这样的事情出现,那也会终将出现。但它何时出现呢?




自由和最适宜居住的地方就是锁和钥匙最没必要的地方,这种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多数人持有不会被欺骗的想法是觉得被骗的可能性很低,而攻击者利用这种心理,编出不会引起怀疑的听上去十分合理的理由,充分的利用了受骗者的信任。

星期三, 7月 25, 2012

羅門詩選 天空與鳥


羅門詩選
天空與鳥
THE SKY AND THE BIRD
Translated by John J. S. BALCOM


If the bird is not on the wing
What is up there in the sky?

In fact it is the sky
Not the bird
It’s the sky that keeps flying
Not the bird

The sky relegates all kinds of birdcages
To the morning parks
Leaves millions of nests
In evening forests

It flies without stopping, following the horizon line
The sun and the moon are its wings
Night and day its shadow
All birds follow it for a time
Nobody knows how high it can fly
Or how far
Or how long

第三自然螺旋型架構


●詹林益

羅門詩觀及其都市詩與自然詩研究──以「第三自然螺旋型架構」為中心
英文論文名稱 A Study of Lo Men´s Poetic Theory with his City-Poem and Nature-Poem──Based on his Spir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Nature

詩是以精煉而富節奏的語言文字來表現美感、抒發情志的文體,從「古典詩」發展到現在的「現代詩」,「詩」在形式上、表現手法上與用詞用語上,都起了相當大的變化,但唯一不變的,就是「詩言志」的基本精神是永遠存在的。西方文化東漸後,現代詩人在「現代詩」的創作手法上有過長期的論戰,有了詩的論戰,也凸顯了「現代詩」在文壇與學術研究的重要性。現代詩人因「現代詩」詩壇與學術界得到重視而更亟力於創造自己的一片天空,羅門「第三自然螺旋型架構」也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建造而成的,同時也配合「燈屋」,展現他個人對「現代詩」的真知、卓見與成就。
羅門創作的題材相當廣泛,有寫戰爭、死亡和時空的,有寫都市、自然和自我與抒情的,也提出一套完整的創作觀。基本上,創作觀是配合自己的創作所建構出來的創作理論,這個理論歸結為──「第三自然螺旋型架構」。「第三自然螺旋型架構」大體是對都市生活的觀照所發展出來的一套創作理論,羅門將它切割成三個層次──「第一自然」、「第二自然」和「第三自然」。這三個層次是相互牽引,有密切的關係。為了讓讀者和研究者了解他的創作歷程以及作品想要表現的意涵與旨趣,羅門花了很多工夫在闡述他的「第三自然螺旋型架構」。表面看來,「第三自然螺旋型架構」是有些複雜,但說穿了,其實就是指「詩」能夠創造「第三自然」美的存在世界和永恆的生命。為了能夠讓「第三自然螺旋型架構」與時並進,順應潮流不落伍,羅門因此套入了一些西方或者現代的創作理論和手法,使得「第三自然螺旋型架構」理論產生中、西合流的特點,但羅門對西方某些創作理論的解讀和評論產生問題,使得評介者或研究者提出不同看法予以批判。
羅門為什麼會將三個層次以「自然」來定義,主要是羅門站在與上帝齊肩的制高點看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這三個「自然」不是一般人認知的自然,而是有透過「人為」的自然。馬來西亞華裔學者侯亨能將三個「自然」更名為三個世界,其實也不無不可。羅門建構「第三自然螺旋型架構」理論是從「第二自然」近逼「第一自然」後,使得人類在「物慾」與「性慾」的形下壓迫而無法將心靈解放出來,因此必須以詩和藝術來作為融合「第一自然」與「第二自然」的催化劑,進入到「第三自然」美的永恆世界。因此,羅門特別觀照都市與自然這兩個人類賴以生存的現實環境。
在「第三自然螺旋型架構」理論的基礎下,羅門以「都市詩」和「自然詩」作為現代詩的創作主題。明顯地,該創作理論與這兩個創作主題有密切的關係。基於此,筆者便以「都市詩」和「自然詩」作為研究議題,並以「第三自然螺旋型架構」為中心,來探討羅門在現代詩歌的表現情形。
英文摘要 The poem is a literary style that displays the esthetic sense and expresses the sentiment will by the fine and the rich rhythm's language. Developing from the “classical poem” to the “modern poem”, there is a quite big change on the style, the way of expression and the word usage of poem. But the only thing unchanged is the basic spirit “ the poem tells will”. After the western culture penetrates to the eastern world, the modern poet has had a long-term controversy in the creating-technique of “modern poem”. Due to the poem controversy, it als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dern poem” in the literary arena and the academic research. Because the importance of “modern poem” is highly valued in the poetic field and the academia, modern poets work hard to create own sky for themselves. The “Spir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Nature” of Lo Men was created under this kind of situation. In addition with the “ lamp house”, they show the true knowledge, distinguished opinion and achievement of Lo Men on the “modern poem”.
The creating subject of Lo Men is quite comprehensive including war, death, space time, city, nature, selfhood and lyric. He also proposes a complete set of poetic philosophy. Basically, poetic philosophy is developed under the poetic theory coordinating to his work. This theory sums up as “Spir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Nature”. The “Spir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Nature” is a set of creation theory that developed by the contemplation to city life. Lo Men classified this theory by three levels----“the First Nature”, “the Second Nature” and “the Third Nature”. These three levels are affected mutually with close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let readers and researchers understand his creating process as well as the meaning and idea, Lo Men has spent a lot of efforts to elaborate his “Spir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Nature”. It looks like the “Spir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Nature” is quite complicated; but actually it tells that poem is able to create the existing world and the eternal life of “the Third Nature”. In order to keep the “Spir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Nature” updated with the current trend without out-of- date, Lo Men therefore uses some western and modern creating theory and technique to bring forth the feature of combining Chinese and Western trend in his “Spir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Nature”. However, because of the problem with Lo Men’s explanation and comment to some of western creating theory, it makes researchers or commentators propose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to criticize him.
The reason that Lo Men defines the three levels by “ The Nature” is because he is standing at the same high altitude as the God to look at the all things on Earth. The three “ The Nature” is not the “nature” that recognized by the ordinary people, but the artificial nature. Malaysian scholar H.N. Law(侯亨能)changes the name of “The Nature” to “ The World” which is also acceptable. Lo Men constructs the theory of “Spir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Nature” by approaching the “the Second Nature” to “the First Nature” to make the human beings unable to release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desire for material welfare” and “the sexual desire”. Therefore, Lo Men has to use poem and art as activator to combine “the First Nature” and “the Second Nature”, then gets into the beautiful eternal world of “the Third Nature” finally. For this reason, Lo Men specially pays high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 of city and nature that human beings liv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pir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Nature”, Lo Men uses the “City-Poem” and “Nature-Poem” as the subject in the modern poem. Apparently, this creating-theory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se two subjects. Based on this statement, I take the “City-Poem” and “Nature-Poem” as the subject of my research and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Lo Men’s in the modern poetry on the basis of “Spiral Structure of the ------

《寫詩 》 Catherine Yen


本散文以"台語文"書寫, 登於「台文戰線第27期」(2012.7)

《寫詩 》 Catherine Yen


有一寡詩人因為關心世界,所以寫詩,另外一寡純粹因為創造所以寫詩,形式往往即是伊的內容;袂當否認的,一首詩變做一種毋免外求的存在,是一種足大的趣味,嘛是一項非常優美單純的代誌,但是詩偌干單安呢,彼是毋值le ka咱的生命匟入去的,這對讀詩的人來講嘛是相仝的道理。如果詩只是形式的滿足,咱會當簡單ka伊當作是一盤棋子抑是一碟好喫物,或者,伊所呈現的根本和生命本質的利害沒什物關係,所以不管寫了偌好,伊干單會當炫人目睭,但是無法度產生愈ka大的注意,真正有深度的見識從來攏是爭取來的,伊袂突然間發生佇空虛的思想內,因為”求取生存”和”慢慢ah知覺接近死亡”是兩項代誌。

詩的內容是為著分享人類靈魂的視角來表達的,彼種無內在的生命逼家己講真話,或者,干單佇平和有禮數的氣氛下所寫出來的詩,這款平凡作品的生湠會消滅其他的物件,伊毋單背離詩的嚴肅性,嘛往往去呵咾著軟弱抑是袂續癢的作品。假使伊是重要的作品,伊一定會撓擾著別人的安寧,上好的詩人永遠毋是 “好好先生”,嘛永遠毋是溫馴的貓佮狗,in會常常威嚇著咱既定的生活方式佮自我良好的感覺,伊會娶領咱擴展到未來,而且毋是予咱滿足現狀爾爾;重要的詩會改變咱固定思想的順序,但是溫和軟弱的詩,干單是一片拋荒地。

有寡詩人ka非常粗淺的觀念當作足深的學問來處理,這種詩人干單會當塑造一蕊一蕊機械式的花,親像現代美國詩人奈莫洛夫(Howard Nemerov)所講的:「反映佇語言內面的文明是各種形式的關係生湠出來的花園,花園外是未開發的深淵」,假使咱的內心干單對第一步的探求感覺滿意,彼個深淵即會變做足貧瘠,而且予人感覺非常厭煩。常常這類的詩人會表現出一種無幼路的氣質和感性,除了明顯看e著的、公認的抑是一般人常常咧講的代誌以外,伊對內部深沈的意涵攏無法度深入瞭解,嘛欠缺對現實的熱情,顛倒伊所興趣的是囝仔時代的種種細節佮家己單純感覺爽快的代誌,伊嘛可能痴迷一寡無深刻或者是無重要的事件,這種結果干單會當寫出新奇但是無重要的詩。詩是一種宏大的見證,伊綿爛唱著一種超越常理的偉大,伊讚嘆愛情和死亡,善佮惡,情慾和榮譽,以及其他無仝款的面相,伊所處裡的即是人生,抑即是詩人的人生,詩人嘛因為安呢得到生命的圓滿,雖然伊的人生無影比詩本身閣ka美麗。

這陣ah,我讀了阿傑儂‧查理士‧史雲朋(Algernon Charles Swinburne 1837-1909)的英文詩集,這本詩集是由東京帝國大學的英文助理教授Takeshi Saito(齋藤 勇)做介紹佮註解的,佇1926年(大正十五年)由研究社佇東京出版,這本書的裝潢非常雅氣,已經褪色的黑do紅的封面滾一巡金邊,du好真合史雲朋古典詩閣押韻的氣質;史雲朋是英國詩人、劇作家、小說家佮評論家,佇1903到1907年之間的每一冬和1909年攏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伊的一生攏咧寫熱情,使用的語詞和字攏足華麗、優美佮續喙,句式巧妙,對文字尊敬的人絕對袂當無佩服伊所使用的形形色色的形容詞,讀伊的詩偌像咧慢慢lim著續喙的燒的可可亞牛奶,卻是我無法度發覺伊有什麼”熱情”,我毋知伊甘有必要了解這點, 嘛無確定史雲朋知影了後,伊的詩甘會寫了愈卡好,假使一個人的感情有一個目標,譬如一個女姓,一樁理想或者是一段不平的情緒,伊的書寫應該會變做愈卡精彩,但是往往佇感情產生了後,佇伊失去抑是贏著目標一段時間以後,伊的熱情即漸漸消失,毋閣存在。但是嘛有一寡人無寫熱情, 卻是傳達著熱情,譬如艾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伊是美國的大演說家,對廢除黑奴的直接、率真佮毋veh妥協的精神,常常予伊被人恥笑和反對,伊毋驚辛苦,一遍續一遍發表激進的廢除黑奴的演講,伊嘛無考慮身邊的人甘有洽意,干單按照家己心靈的指示佮公正打拼向前行。伊無加入任何公開的政治運動和團體,而且嚴格要求個人的獨立性,是一個「個人主義」者,伊閣堅持不需要擁護者,伊的信念即是「無限的個人」。假使有人對艾默生講伊是一個足熱情的人,伊大概會驚一趒,但伊實在是真正有熱情的人,而且嘛ka熱情寫出來,但是伊無法度談論熱情,因為伊從來毋知影he是什麼物件;有的作家干單會當講是好的工匠,in正直老實,但是無熱情,甚至有一寡詩人干單有激情,in寫性、寫死亡,每一項事件攏被這兩個元素變ka傷複雜或者傷簡化,結果即是用虛偽的外表去掩嵌內在的溫柔佮綿精,或者是用野蠻殘酷去掩飾受苦的見笑佮歹勢。作家希望家己的作品變做文學史的一部份,除非每一日攏繼續創作,和家己開創的歷史做伙成長,一直到家己變成歷史的一部分,哪無安呢,伊干單會使佇城市的某一個所在,佇一大堆的索引中揣家己的名字爾爾。

胡長松--永遠的花園(台語小說)



永遠的花園(台語小說)

由 胡長松 在 2012 七月 17 的 12:00am 張貼個意見 

《異鄉文學夢---李秀童詩尋故土》溫哥華周報

由 李秀 在 2012 六月 9 的 2:42pm 張貼

星期一, 7月 23, 2012

行動是需要勇氣的


流氓性格艾未未 抗流氓中國 
美記者執導紀錄片 
盼喚起世人勇敢行動去改變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洛杉磯電話採訪〕

「我並不想把艾未未拍成一個完人。當你發現一個人的脆弱面,更凸顯出他的行動是需要勇氣的。」美國女記者克萊曼(Alison Klayman)談到她在紀綠片裡忠實呈現中國維權藝術家艾未未的婚外情,正是要讓大家看見艾未未的真實面貌。
艾未未作為 激勵中國人
艾未未是中國知名詩人艾青之子,因為設計北京奧運代表建築物鳥巢體育館而極受注目,但真正讓他躍升為海內外知名異議人士的原因是他關切社會正義,頻頻在網路和創作上挑戰中國當局,調查四川汶川地震中的死亡兒童名單,正是他的代表作。最近艾未未又因為被中國政府控告逃稅,而再次槓上北京法院。
克萊曼從二○○八年開始拍攝艾未未,她所執導的紀綠片「艾未未:永不說抱歉」即將於七月底在美國上映。她透露,將於十月到台灣出席影展,台北戲院未來也會上演這部紀錄片。
這部長達九十分鐘的片子記錄了艾未未從留美街頭藝術家轉變為中國維權藝術家的經過,除了多場與中國政府「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衝突,也有艾未未與妻子路青、情人王芬和非婚生子艾老的複雜感情。
艾未未的朋友在片中形容艾未未有流氓性格,因此才懂得對付中共這個流氓政府。克萊曼在接受電話獨家專訪時表示,在中國長大又曾長居紐約的艾未未,表達方式並非「典型」的中國人,但他又非常「中國」,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混合體。他能突破中國政府封殺把訊息傳達給許多人,所作所為對中國人是很大的激勵。
克萊曼認為艾未未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已顯然可見。這部紀錄片雖然不可能在中國獲准上映,但在網路和推特上的詢問度極高,未來不排除採家庭試映會的方式進軍中國。
對於部分批判者可能以艾未未的財務和婚外情嚴審他的道德,克萊曼認為,中國政府拘禁艾未未八十一天只為查他逃稅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而在二奶橫行的中國社會,她也不認為婚外情會影響艾未未表達自己真實聲音的正當性。不過她承認,在拍攝過程中為了不讓路青難堪,並沒有直接詢問她對艾未未婚外情的感受。
導演克萊曼 10月將來台
克萊曼說,這部紀綠片不僅是關於艾未未和中國,而是希望激勵所有的觀眾捫心自問,到底自己對未來有沒有遠見?願不願意冒險表達自我真正的想法?她很高興在多場試映會上,來自美、英和其他國家的觀眾看見艾未未關心自己的國家社會,並採取行動去改變,幾乎都有共鳴,表示自己應該更有創造力地使用社群媒體,更勇敢地去行動。她盼望本片能喚起更多藝術家、異議人士和公民,在自已的社會裡推動改革。

星期五, 7月 20, 2012

詩想起


宇宙起始於無
最終必歸於無

人生起始於無
最終必歸於無

人生倚靠
迷信與假象支撐

語言




語言就像是一隻水母,是一層由文化的水流所鼓撐起來的薄膜。要界定一種語言的總體文化力很不容易,不過每個人都可以清楚感受到那層氛圍般的強制力。只要學會一種語言,一開口,你立刻成為這隻水母的一分子。
     英文好的人講起英語來,多少會流露出一種「你看我英文多厲害」的優越感,但馬來語或越南語講得很流暢的人,卻不會予人這般印象。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語言所代表的文化勢力和虛榮,對非母語使用者來說更是如此。
     所幸每種文化、每個人所嚮往的水母不盡相同;所幸除了英語,還可以有第二、第三外語,大家各取所需。就像我們說話喜歡夾雜幾個英文單字,以便擺脫土氣;美國人寫文章喜歡用上幾個法文,好讓自己覺得不同凡響;法國人則愛秀一下希臘文或中文,以證明自己的文化淵遠流長。語言這隻水母一向是能縮能伸的。


星期三, 7月 18, 2012

阿姆裹粽仔


客語詩
● 阿姆裹粽仔  / 陳寧貴

五月節前二日
我同﹝佬、與﹞細老弟
蹲﹝gu﹞佇阿姆身邊
看伊裹粽仔
阿姆手扳又遽又準
伊將糯米同香料放入粽葉裡肚
蓋像變魔術
變出一粒又一粒
共樣形式大小介粽仔

阿姆裹好三大紮粽仔
再放入大鑊頭去煮
我同細老弟就去屋背搞樹奶﹝橡皮筋﹞
蓋像經過盡久
正鼻﹝pe聞﹞到粽仔介香味
適鑊肚尖出來

細老弟問阿姆--
我介口瀾會流出來咧
奈久正有粽仔好食啊?
阿姆講--
遽囉!遽囉!
愛食好食介粽仔愛先有耐心
粽仔定著愛煮畀透透
正毋會半生熟
正會Q軟好食啦,知無?

阿姆過身後
每擺五月節看到粽仔
我就會愐起阿姆講過介話
這時節粽仔恁熟識介香味
毋知適奈
緊尖入我介心肝底肚

共生

研究人員證明人體並不全然是一座自給自足的孤島,更像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或一個社群網絡:我們的皮膚、生殖器、口腔、尤其是腸胃道等處,居住著數兆個細菌和其他微生物。事實上,人體內絕大多數的細胞竟然不是人類細胞,細菌細胞的數目是人類細胞的10倍;此外,由各種微生物和它們的基因構成的微生物群系(microbiome),並不會對人類造成威脅,反而協助了從消化、生長到自我防衛等基本生理機制。


++++與細菌共生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398747

星期二, 7月 17, 2012

生活之道


「每當心中生起染污不淨,譬如生氣、憎恨、激情、恐懼等,人就會變得痛苦。不如意的事發生了,人就繃得緊緊的,內心開始打結。而當所求不遂時,人同樣會在心裏製迼緊張。人的一生就不斷重覆這種過程,一直把身心兩方面都綁得死死的,難以自拔。而且人們不會只讓自己承受這痛苦,還會將之轉移給週遭接觸的人,這當然不是良好的生活之道。」

----- 葛印卡

星期日, 7月 15, 2012

諂媚鬼神


本文應廣為流傳
唯鬼最富
迷信商機無限
連媒體也愛賣迷信
-----------
http://www.007contact.com/article/5852770142/
【象山姥姥】唯鬼最富


張潮的《幽夢影》中一章說:「天下唯鬼最高,生前囊無一文,死後每饒楮鏹(即冥紙),天下唯鬼最尊,生前或受欺凌,死後必多跪拜。」

張潮的諷刺十分犀利,富可敵國的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如聖經上說的:「富人要進天國,比駱駝要穿過針眼還難。」他們卻肯捐鉅款來建廟,如果到各寺廟流覽,看看廟中的廊柱及門楣上雕樑畫棟的捐贈者,不乏台灣知名富豪家族,汐止香火鼎盛的某廟,寺廟管理委員會的主任委員是曾為台灣首富的某家族的掌門人夫婦,他們在台灣一度委蹶不振,後移師中國大陸反敗為勝,據說是因拜此廟的主神所致。這對夫妻捐鉅資將這座廟建得美侖美煥,也因他們的傳奇故事,使此廟香火鼎盛。

     台灣有多少傳統產業是因外移到落後地區,拜當地人力物力廉價而翻身的,他們是否感謝過那些地區提供廉價的勞力、土地,甚至為求經濟發展,不惜犧牲他們的生態環境,任由汙染嚴重的產業蹂躪其土地。這些企業主捐過多少錢給那些讓他們發達致富的落後地區的希望工程?生態保育或社會救濟?他們不飲水思源,反而拿在該地區賺的錢大建其廟,結果是為害台灣的山坡地不說,香火鼎盛的結果,燒紙錢、燒香導致周遭空氣汙染嚴重。

     如果該廟的主神真是慈悲為懷的大菩薩,想必不會庇佑這些自私自利的企業主。只怕這些神明是跟他們一樣貪婪的魔吧!

中元普渡,各大寺廟道場忙的不亦樂乎,各種超度亡靈、好兄弟的法會成了寺廟一年一度大賺其錢的良機,平日從不樂善好施的人,卻肯花大錢來諂媚鬼神。

     孔子說過:「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如果祭拜鬼神、祖先是基於緬懷先人創業唯艱蓽路襤縷的精神,秉此精神,為子孫萬代立萬年之基,其實心香一瓣足矣,將這些鋪張浪費又汙染空氣祭祀的錢捐給社福單位更為有意義。人成了孤魂野鬼還眷戀陽世間的各種衣食享受,誠可悲也。中元普渡帶給我們省思應是有朝一日,我們往生後,是否還執著於曾為肉身時的吃喝玩樂、七情六慾。

身前懦弱、愚昧、卑微,難道成了鬼便為厲嗎?懦弱自卑的人,即便經過長期心理輔導也未必能勇敢堅強,何況死後為鬼。人們又何必畏他們呢?人們諂媚鬼不過反映其畏死之心,更怕自己死後無人聞問,果真如此,何不在生前樂善好施廣結善緣呢?何況神鬼皆唯心所造。若諸法空相,何來神鬼?

星期六, 7月 14, 2012

廢墟


廢墟的環境終於導致人們改變了對死亡的看法。從前台灣的人因為虛無主義盛行,喪禮已經有了歡樂的氣氛,此時,更加的有歡樂的味道,喪禮中甚至舉辦趣味競賽,做到賓主盡歡的地步。超越自由黨又頒定喜喪規約,廢除喪禮的悲傷情緒,要遵行最大的歡樂原則,不歡樂的也要歡樂。外國學者已經看出台灣的喪禮已經和原始的民族沒有兩樣,是用來壓制隨時隨地都會死亡的恐懼。

--宋澤萊《廢墟台灣》

宋澤萊談「文創」的秘訣


部落格帖子

星期四, 7月 12, 2012


倒糞埽 
  • 【林沈默】
  •      少女的祈禱,
         愈吱愈大聲。
         緊!緊來去,
         咱做伙來去倒糞埽。
         料理日常糞埽,
         第一層是分類工課:
         可焚燒、不可焚燒,
         可回收、不可回收。
         世間的糞埽萬百款,
         哪是簡單分會清楚?
         枝頭落葉,
         會使做肥底,
         化作春泥更護花。
         心頭落葉,
         可比保麗龍,
         糾糾纏纏死袂爛。
         孝子亭,
         無風翹翹倒。
         枕頭山,
         床前冤床底和。
         跋落囝兒坑,
         勞碌碌當快樂樂。
         人在江湖,
         義理惹災禍,
         刀光劍影相報。
         人倫孝道,
         親情酒變醋,
         毋知佗位失錯?
         新烘爐惜新茶鈷,
         燒柴添火全撇步:
         滾熱了某囝、
         冷落了公婆。
         我是老雞公,
         你是新雞角仔。
         咱佇公園角落,
         啼叫三明治之夜,
         倒盡風塵的糞掃。
         北風冷嗦嗦,
         吹散鬱卒的頭毛、
         吹熄閃爍的星河。
         不過,糞掃摒了,
         順著月眉暗示的路,
         咱攏是要乖乖回轉去,
         安搭厝內彼隻水◆雞母。
         人生糞埽,
         糞埽人生。
         風風波波,
         也無可奈何:
         清了今日糞埽,
         猶有明仔載的糞埽。

    星期三, 7月 11, 2012

    萬巒仙人井傳奇


    〈客語詩〉 ■陳寧貴
    萬巒仙人井傳奇

    臨暗紅紅介日頭
    跌落西片田坵
    阿富哥遽遽
    去尋轉毋見忒介牛隻

    突然間
    佢聽到水聲
    清清涼涼流入佢心肝底肚
    行兼一看
    五隻牛仔同大管緊噴介泉水
    共下歡歡喜喜佇介搞生趣

    阿富哥三步併一步歸去
    蓋像分麼介鬼怪煞到
    大聲小聲喔喔喊
    一隻耳公穿過一隻耳公
    一庄嘴傳過一庄嘴
    鄉親相爭背鑊頭擎掘頭
    尖來尖去該地跡開墾

    有水毋驚日頭剌
    汗水落泥會生根
    總有一日
    同田坵介禾仔共樣
    種滿這介大地

    〈附記〉
    傳說中的仙人井在萬巒萬和村李氏宗祠旁。
    它原為一口活泉,乃兩百多年前某日被失蹤的牛群所發現。

    星期日, 7月 08, 2012

    詩想起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的說法
    其領悟可能源自夜夢

    我們對夢境的
    情緒反應是如此真實
    醒來才知不是真實

    醒來後的意識認知
    就是真實的嗎
    或許是平行宇宙的
    另一個我做的夢境
    也說不定

    星期四, 7月 05, 2012

    詩想起

    人不走運
    便找下台階
    風水成了很好下台階

    福地福人居
    不要忘了
    風水之有無好壞
    是自己心理問題
    不要自欺欺人

    媒體不要
    推波助瀾

    星期三, 7月 04, 2012

    人们一提北岛,就拿《回答》一诗作代表。《回答》被引用无数,现在他自己对这首诗都感到厌恶,因为他后来的许多诗都超过《回答》,可人们似乎还是抱住《回答》不放。 

    Read more: 图文:参加舒婷南加演讲会 - 我是虔谦的日志 - 贝壳村 

    耳順之年 作家宋澤萊考取成大博士班


    耳順之年 作家宋澤萊考取成大博士班

    記者趙靜瑜/專訪
    今年過60大壽的台灣本土作家宋澤萊,今年考取成大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班,準備重作學生。宋澤萊表示,他的心願之一就是要將過去所寫的《台灣文學三百年》400頁擴充到800頁,共將介紹及研究38位台灣本土作家,以5階段介紹台灣文學的發展。
    宋澤萊本名廖偉峻,師大歷史系畢業,是戰後第三代的重要文學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詩、散文、小說,以及宗教、文化和社會方面的論述,最重要作品有《打牛湳村系列》,成書於1980年,描寫1970年代中期台灣農村的困境,為台灣寫實文學論述了重要性。
    宋澤萊說,去考試時不太擔心,「筆試只占百分之二十,我是作家有作品,面試上較占優勢。」沒想到抱回榜首;宋澤萊說,他只希望有一個「圖書館」,讓他好好做研究,擴增台灣文學理論。
    研究固然耗費精神,但創作對宋澤萊來說,是一條辛酸路,他說,5月發行的長篇小說《天上捲軸》耗費多年,卻只換得數萬元稿酬與極少銷量,「我忽然驚覺,世界上沒有比創作更傻的事。」這份傻,不是來自微薄報酬,而是即使再怎樣精雕細琢,他也無法突破自己,就先擱筆,「研究一樣令我快樂。」
    宋澤萊表示,這時候念博士班並非在乎文憑,「我已經退休,文憑對我沒有任何幫助」,他在乎的是博士班有學術環境,可以蒐集資料,也有討論對象,「博士班可以念9年,我打算花6年完成這本書。」宋澤萊鼓勵和他一樣退休的人,不要以為已經不被社會需要,「念書加上學習,就可以讓人生有意義。」

    星期二, 7月 03, 2012

    詩想起


    高僧每日一食
    便可充足一日能量消耗
    而我們一般人為什麼不能
    高僧說
    妄想太多

    的確
    科學研究發現
    人的腦子
    消耗能量最多

    星期一, 7月 02, 2012

    詩想起




    科學家以宇宙大觀看生命---

    生命不過是千千萬萬
    的微粒子誤打誤撞互動聚合而成
    生命的意義就是沒有意義

    人活著的時候
    該做的就去做
    慢慢走向寂滅
    剎那永恆

    星期日, 7月 01, 2012

    詩想起

    斷捨離思想
    是革命性的收納術
    是人性貪婪的對治術

    起始慣性著根
    終於難分難捨
    想大立
    勢必要大破